一、决定因素
原子力显微镜分辨率包括侧向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。图像的侧向分辨率决定于两种因素:采集团像的步(step size)宽和针尖性状。
1)步宽因素
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由许多点组成,其采点的形式如图一所示,扫描器沿着齿形路线进行扫描,计算机以一定的步宽取数据点,以每幅图像取512×512数据点计算,扫描1mm×1mm尺寸图像得到步宽为2nm(1mm/512)高质量针尖可以提供1-2nm的分辨率。由此可知,在扫描样品尺寸超过1mm×1mm时,AFM的侧向分辨率是由采集图像的步宽决定的。
图一 扫描管的运动方向和数据点的采集
2)针尖因素
AFM成像实际上是针尖性状与表面形貌作用的结果,针尖的性状是影响侧向分辨率的关键因素。针尖影响AFM成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针尖的曲率半径和针尖侧面角,曲率半径决定最高侧向分辨率,而探针的侧面角决定最高表面比率特征的探测能力,曲率半径越小,越能分辨精细结构。
图二 不同曲率半径的针尖对球形物成像时的扫描路线
当针尖有污染时会导致针尖变钝,使得图像灵敏度下降或失真,但钝的针尖或污染的针尖不影响样品的垂直分辨率。样品的陡峭面分辨程度决定于针尖的侧面角大小。侧面角越小,分辨陡峭样品表面能力就越强。
图三 针尖污染时成像路线和相应形貌图
二、如何提高图像分辨率
1)发展新的技术或模式来提高分辨率,即从硬件设备以及成像机理上提高成像分辨率。如最近Fuchs等发明的Q控制技术,可以提高成像分辨率和信噪比。采用力调制模式或频率调制模式等也可以有效提高成像分辨率。
2)选择尖端曲率半径小的针尖,减小针尖与样品之间的接触面积,减小针尖的放大效应,以提高分辨率。
3)尽量避免针尖和样品表面的污染。如果针尖上有污染物,就会造成与表面之间的多点接触,出现多针尖现象,造成假像。如果表面受到了污染,在扫描过程中表面污染物也可能粘到针尖上,造成假像的产生。
4)控制测试气氛,消除毛细作用力的影响。由于毛细作用力的存在,在空气中进行AFM成像时会造成样品与针尖的接触面积增大,分辨率降低。此时,可考虑在真空环境下测定,在气氛控制箱中冲入干燥的N2,或者在溶液中成像等。溶液的介电性质也可以影响针尖与样品间范德华作用力常数,从而有可能减小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以提高成像分辨率。不过液体对针尖的阻尼作用会造成反馈的滞后效应,所以不适用于快速扫描过程。
免责声明: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需要我方删除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目前已有近万名检测人员加入
丰富的实验室资源 期待你的加入